中学生心理应激源量表,简称中学生应激源量表,是由郑全全、陈树林、郑胜圣于1999年编制而成。
- (第1题)考试前复习紧张。
- (第2题)老师教育方式粗暴。
- (第3题)父母感情不和或家庭破裂。
- (第4题)被同学朋友误会。
- (第5题)感怖的影视、小说、期刊等。
- (第6题)情绪不稳定。
- (第7题)考试成绩不理想。
- (第8题)被老师讽刺挖苦。
- (第9题)家里发生天灾人祸(家人病重、死亡、受灾等)。
- (第10题)被同学朋友歧视、冷落。
- (第11题)淫秽、色情的影视、小说、期刊等。
- (第12题)意志不坚强。
- (第13题)学习任务过紧,心理负担过重。
- (第14题)老师偏心,不公正。
- (第15题)经常受父母打驾,训斥。
- (第16题)与同学朋友发生争吵、纠纷。
- (第17题)不良的社会风气(如赌博)。
- (第18题)老师教学水平低。
- (第19题)父母管教过严。
- (第20题)当众丢面子或名誉受损。
- (第21题)社会交际过多。
- (第22题)有不良习惯。
- (第23题)与老师有矛盾、关系紧张。
- (第24题)父母放任不管或过分溺爱。
- (第25题)结交异性朋友受到干涉。
- (第26题)在社会上交友不当。
- (第27题)所预期的评优落空。
- (第28题)老师作风不正。
- (第29题)父母管教方式不一致。
- (第30题)身体发生明显变化(如青春期)。
- (第31题)担心中考或高考成绩不理想。
- (第32题)被老师批评、处分。
- (第33题)父亲或母亲品行不端。
- (第34题)知心朋友很少,甚至没有。
- (第35题)睡眠不好(入睡困难、睡眠时间减少)。
- (第36题)家庭经济困难。
- (第37题)与异性朋友关系不和或决裂。
- (第38题)与家庭其他成员关系不和。
- (第39题)令人讨厌的社会风俗(如迷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