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的Carlo 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的用以评价父母教养 态度和行为的问卷。因此,EMBU从问世开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和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而客观的 工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是一个自评量表,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修订后的EMBU是多维的,每一主 因素代表一个分量表。随着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的修订及试用,涌现出了大量的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
  • (第1题)我觉得我父母干涉我做的任何一件事.
  • (第2题)我能通过父母的言谈、表情感受他(她)很喜欢我。
  • (第3题)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更宠爱我。
  • (第4题)我能感受到父母对我的喜爱。
  • (第5题)即使是很小的过错,父亲也惩罚我。
  • (第6题)父母总试图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使我成为出类拔萃的人.
  • (第7题)我觉得父母允许我在某些方面有独到之处.
  • (第8题)父母能让我得到其他兄弟姐妹得不到的东西°
  • (第9题)父母对我的惩罚是公平的。
  • (第10题)我觉得父亲对我很严厉。
  • (第11题)父母总是左右我该穿什么衣服和该打扮成什么样子。
  • (第12题)父母不允许我做一些其他孩子可以做的事情,因为他们害怕我会 出事.
  • (第13题)在我小时候,父母曾经当着别人的面打我或训斥我。
  • (第14题)父母总是很关心我晚上干什么。
  • (第15题)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时,我能感到父母在尽量鼓励我,使我得到一些 安慰。
  • (第16题)父母总是过分担心我的健康。
  • (第17题)父母对我惩罚往往超过我应受的程度.
  • (第18题)如果我在家里不听吩附,父亲就会恼火。
  • (第19题)如果我做错了什么事,母亲总是以一种伤心的样子使我有一种犯 罪或负疚感.
  • (第20题)我觉得父亲难以接近。
  • (第21题)父亲曾在别人面前唠叨一些我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这使我感到很难过
  • (第22题)我觉得父母更喜欢我,而不是我的兄弟姐妹。
  • (第23题)在满足我需要的东西,父母是很小气的.
  • (第24题)母亲常常很在乎我取得的分数。
  • (第25题)如果我面临一项困难的任务,我能感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 (第26题)我在家里往往被当作“替罪羊”或“害群之马,
  • (第27题)父母总是挑剔我所喜欢的朋友。
  • (第28题)父母总是以为他们的不快是由我引起的。
  • (第29题)父母总试图鼓励我,使我成为佼佼者?
  • (第30题)父母总向我表示他们是爱我的。
  • (第31题)父母对我很信任,且允许我独自完成某些事。
  • (第32题)我觉得父母很尊重我的观点。
  • (第33题)我觉得父母很愿意跟我在一起。
  • (第34题)我觉得父母对我很小气、很吝啬。
  • (第35题)父母总是向我说类似这样的话“如果你这样做我会很伤心”。
  • (第36题)父母要求我回到家里必须得向他们说明我在做的事情。
  • (第37题)我觉得父母在尽量使我的青春更有意义和丰富多彩(如给我买很 多的书,安排我去夏令营或参加俱乐部)。
  • (第38题)母亲经常向我表述类似这样的话“这就是我们为你整日操劳而得 到的报答吗?”
  • (第39题)父母常以不能娇惯我为借口不满足我的要求.
  • (第40题)如果不按父亲所期望的去做,就会使我良心上感到不安。
  • (第41题)我觉得母亲对我的学习成绩、体育活动或类似的事情有较高的要 求。
  • (第42题)当我感到伤心的时候可以从父母那儿得到安慰。
  • (第43题)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惩罚我。
  • (第44题)父母允许我做一些我的朋友们做的事情。
  • (第45题)父母经常对我说他们不喜欢我在家的表现。
  • (第46题)每当我吃饭时,父母就劝我或强迫我再多吃一些。
  • (第47题)母亲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批评我既倾情,又无用。
  • (第48题)父母常常关注我交什么样的朋友。
  • (第49题)如果发什么事情,我常常是兄弟姐妹中唯一受责备的一个。
  • (第50题)父母能让我顺其自然地发展。
  • (第51题)父母经常对我粗俗无礼。
  • (第52题)有时甚至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父母也会严厉地惩罚我。
  • (第53题)父母曾无缘无故地打我。
  • (第54题)母亲通常会参与我的业余爱好活动.
  • (第55题)我经常挨父母的打。
  • (第56题)父母常允许我到我喜欢去的地方,而他们又不会过分担心。
  • (第57题)父母对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严格的限制而决不让步.
  • (第58题)父母常以一种使我很难堪的方式对待我。
  • (第59题)我觉得父母对我可能出事的担心是夸大的、过分的。
  • (第60题)我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R5和亲热的感觉。
  • (第61题)父母能容忍我与他们有不同的见解。
  • (第62题)父母常常在我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对我大发脾气。
  • (第63题)当我做的事情取得成功时,我觉得母亲为我很自豪.
  • (第64题)与我的兄弟姐妹相比,父母常常偏及我。
  • (第65题)我觉得与父母之间存在一种温暖、体贴和亲热的感觉
  • (第66题)父亲经常拥抱我。

评分标准:

题目中选项选“1”得1分,选“2”得2分,选“3”得3分,选“4”得4分,叠加后即为总分。

 

父亲 题目 均数
情感温暖、理解 2,4,6,7,9,15,20,25,29,30,31,32,33,37,42,54,60,61,66 51.54
惩罚、严厉 5,13,17,18,43,49,51,52,53,55,58,62 15.84
过分干涉 1,10,11,14,27,36,48,50,56,57 20.92
偏爱被试 3,8,22,64,65 9.82
拒绝、否认 21,23,28,34,35,45 8.27
过度保护 12,16,39,40,59 12.43

 

 

母亲 题目 均数
情感温暖、理解 2,4,6,7,9,15,25,29,30,31,32,33,37,42,44,54,60,61,63 55.71
过分干涉、过分保护 1,11,12,14,16,19,24,27,35,36,41,48,50,56,57,59 36.42
拒绝、否认 23,26,28,34,38,39,45,47, 11.47
惩罚、严厉 13,17,43,51,52,53,55,58,62 11.13
偏爱被试 3,8,32,64,65 9.99

 

如果被试某个因子项的得分高于常模平均数,那么该被试就表现出对应的教养方式。66个条目中,父亲量表不含有19,24,26,38,41,47,54,63:母亲量表不含有5,10,18,20,21,40,49,66。为了方便,可以让受试对所有问题进行回答,但在计算分析时,可以不将以上条目计算在内

一、EMBU的编制背景和目的

EMBU(Egma Minnen av Bardndosnauppforstran)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50~60年代,在精神医学领域人们意识到家庭环境与子女罹患精神疾病存在一定关系。当时多注意从父母的早逝、离异、分居等角度去考虑这种关系,而很少探讨父母教养行为与子女心理建康的关系。但当时也出现过几种父母教养方式的评价问卷(Schaefer 1959,Slater1962,Becker 1964),其中较有影响的是1959年由Schaefer编制的子女对父母行为的评价问卷(Children,s Report of Parental Behaviour Inventory,CRPBI)(1-2)。这一量表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三个维度:

接纳(acceptance)一拒绝(rejection)

心理自主 (psychologicalautonomy)一心理受控(psychological control)

严厉(firm control)一放纵( indulgenence)

但是Perris等人认为,上述维度并不能包括父母教养方式的全部内涵,起码是不充分的。而越来越多的人在临床实践中观察到子女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与父母教养方式似乎密切相关,但由于缺乏客观、全面的评价工具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滞留不前。因此,他们认为需要编制一全面而深入的评价父母教养方式的问卷。开始他们采用半定式会谈方式帮助患者回忆父母的教养行为。然而很快他们就意识到为了保证信息的客观性,真实性以及评价的方便,标准的问卷是一种更为恰当的方式。因此,他们决定根据Schaefer提出的父母教养方式维度的概念,编制一套反映父母教养方式全貌的问卷。
几位临床医生根据前人所涉及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几经切磋,拟定了父母教养方式的十五种行为,每种行为涉及的5个条目,还有11个不属于上述十五种行为的条目,因此全问卷共81个条目。同时,在问卷之后还附加了两个问题。问卷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许多临床心理学家的关注,英国、澳大利亚、荷兰、意大利等国先后对它进行修订,并在这些国家进行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3-6)。他们以EMBU为测验工具,对神经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得出较为一致的结论,即神经症患者的父母较正常人的父母对子女缺乏情感温暖,理解、信任和鼓励,但却有过多的拒绝和过度保护。

因此,EMBU从问世开始,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的有力而客观的工具。从另一个角度说,为我们探讨心理疾病的病因学提供了一条途经,同时,EMBU也可以用来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人格形成的影响,让更多的人意识到哪些教养方式是不当的,从而改善、调整并最终放弃不当的教养方式,让更多的子女在良好的教养环境中成长并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这个角度讲,EMBU应该在全社会向更多育龄父母普及,国家应该建立相关法律适当干预父母教养方式。

二、EMBU的构成与修订

1.原量表的构成

EMBU有81个条目,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辱骂、剥夺、惩罚、羞辱、拒绝、过保护,过干涉、宽容、情感、行为取向、归罪、鼓励、偏爱同胞、偏爱被试 和非特异性行为。对上述15个分量表进行主因素分析,抽取了四个主因素(见表1),分别是:因子I是管束、行为取向和归罪行为,因子Ⅱ是一个维度,一极是 情感温暖和鼓励行为,另一极是爱的剥夺和拒绝行为,因子Ⅲ是偏爱同胞或被试,Ⅳ是过保护。

2.EMBU的修订

(1)中文版EMBU的形成
EMBU原文为瑞典文,我们采用澳大利亚Ross教授寄来的英文版本作为原量表、由三名从事临床的心理工作的人员分别翻译、汇总译文,力求使每一条目维持原意,易于理解。指导语,条目顺序保持不变。
(2)主因素分析
考虑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如,某一条目在西方可能归属父母过度保护分量表,而在我国可能归属于情感温暖,因此,我们没有对15个分量表进行主因素分析,而是对全部81个条目进行主因素分析,然后经因素旋转确度因素数目和条目的归属与取舍(各因素以及条目在各因素的载荷因受篇幅影响略),从父亲教养方式中抽 取六个主因素,母亲教养方式中抽取五个主因素,并分别由58和57个条目组成(表2)。
1  15个分量表中抽取的主因素及其载荷
———————————————————————————————————————
因子                            分量表以及载荷
———————————————————————————————————————
母亲                              父亲
因子I              责骂0.53                     责骂0.53
剥夺0.64                     剥夺0.64
惩罚0.78                     惩罚0.78
羞辱0.88                     羞辱0.88
行为取向0.44                 行为0.61
归罪0.76                     归罪0.76
非特异性行为0.79          非特异性行为0.70
过保护0.52
因子Ⅱ             拒绝0.63                      拒绝0.63
情感温暖0.79                情感温暖0.65
鼓励0.94                     鼓励0.88
宽容0.36                     宽容0.65
因子Ⅲ             偏爱同胞0.72                偏爱同胞0.72
偏爱被试0.67                偏爱被试0.71
因子Ⅳ              过度保护0.72
———————————————————————————————————————

    2 EMBU的因素构成
———————————————————————————————————————
因素        意义                  被试   条目数   均数   标准差
———————————————————————————————————————
父亲         因子I       情感温暖、理解    390       19    51.54    8.89
因子Ⅱ     惩罚、严厉           390       12    15.84    3.98
因子Ⅲ     过分干涉               390       10    20.92    3.66
因子Ⅳ     偏爱被试               390         5      9.82    3.83
因子v       拒绝、否认            390         6      8.27    2.40
因子VI     过度保护               390        6     12.43    3.12
母亲         因子I      情感温暖、理解     390       19    55.71    9.31
因子Ⅱ     过干涉、过保护     390       16    36.42    6.02
因子Ⅲ     拒绝、否认            390         8    11.47    3.26
因子1V    惩罚、严厉            390         9    11.13    2.84
因子v     偏爱被试                390         5      9.99    3.81
———————————————————————————————————————
从表2看出,这些主因素与原量表编制者从十五个分量表中抽取的四个主因素在内涵上有极大的相似性。在我国惩罚与拒绝否认分成二个独立的维度,而原量表中,拒绝否认与情感温暖是一个维度的二极,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主因素分析的对象不同造成的。因此可以说,修订以后的EMBU的维度与原量表的维度有较大的一致性。
(2)内部一致性分析
对所抽取的主因素分别进行同质性信度、分半信度的测定。见表3。
(3)重测信度
65名被试在间隔三个月后重新施测,测得重测信度,见表3。

表3修订后分量表信度
—————————————————————————————————————
信度    同质性信度         分半信度            重测信度
分量表
————————————————————————————————————
父亲  因子Ⅰ        0.85           0.88                 0.63
因子Ⅱ        0.83           0.76                 0.58
因子Ⅲ        0.46           0.50                 0.64
因子Ⅳ        0.85           0.89                 0.73
因子Ⅴ        0.70           0.61                 0.65
因子Ⅵ        0.59           0.68                 0.65
母亲  因子Ⅰ        0.88           0.91                 0.73
因子Ⅱ        0.69           0.69                 0.73
因子Ⅲ        0.75           0.77                 0.71
因子Ⅳ        0.80           0.82                 0.80
因子Ⅴ        0.84           0.87                 0.82
———————————————————————————————————————
(4)实证效度的考查
为了评价、考查修订后EMBU的效度,我们对66名神经症患者和66名健康人(在性别、年龄、父母的职业和文化程度四个层次与实验组配对)进行了EMBU测试,发现二组被试在情感温暖、征罚和拒绝否认三个分量表上差异明显,实验组的父母比对照组的父母表现出较小的情感温暖、过多的惩罚和拒绝、否认。这一结果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修订后EMBU的效度。三、EMBU的应用

三、EMBU的应用

1.应用范围

EMBU是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因此,它可以用于任何一位为人子女的人,其范围十分广泛,应用于什么样的群体主要取决于施测者的研究目的。但是年龄是一个应该考虑的因素。年龄过小的被试可能对父母的评价失之偏颇,缺乏客观性,而年龄过大回忆起来又缺乏准确性。我们修订时选用的被试平均年龄195就是出于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据测试的经验,青、中年期的被试对问卷的回答较为客观、稳定。用于年龄过小或偏大的被试时,对结果的解释要慎重。

2.注意事项

①修订后的EMBU并未建立全国性常模。修订的目的是确定中国父母教养方式的维度和量表本身的信度、效度,因此,在用EMBU对特殊群体进行测验时,相应建立一个取自一般群体的对照组是十分必要的。
②EMBU既可以个别施测又可以群体施测。但指导语必须向被试明确解释。被试主要靠回忆来回答问卷,切忌让患者受父母的某一行为事件的影响,而要对父母的一贯行为做出评价并尽量保持客观、准确。
③被试空答题过多或对每一题有二个答案的题过多的问卷应作废,以保证测验结果的科学价值。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在线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