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想让性取向‘正常’,我应该怎么做?”
当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涌起的不是困惑,而是一种深深的无奈。这是谁的声音?这是谁的疑问?我们每个人,或许都曾经在某个阶段对自己有过怀疑、挣扎,甚至是排斥,尤其当我们的性取向与多数人不同的时候。我们总是被社会的规范和“正常”的标准压得喘不过气来,但这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
性取向:多样性中的自然现象
让我们先回到最基础的事实。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对特定性别或多性别的吸引,它包括异性恋、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等多种形式。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性取向并非简单的“选择”,更不是可以通过某种方式“改变”的东西。早在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就已经将同性恋从精神障碍分类中移除,承认它是一种正常的性取向,而不是病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性取向的多样性与我们眼中的左撇子、右撇子是一样的。根据一项全球性的研究,大约有10%的全球人口是左撇子,尽管他们在群体中是少数,但你会因此认为他们“不正常”吗?同理,世界卫生组织(WHO)也早已明确指出,性取向的多样性是人类生物学和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任何试图改变性取向的治疗或干预,都被认为是有害和不道德的。
“正常”是什么?谁在定义“正常”?
当我们提问“如何让性取向‘正常’”时,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对“正常”这个词的误解。那么,“正常”到底是什么?是谁在定义这个标准?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正常”的定义总是在变化。19世纪末,女性穿裤子被认为是“不正常”的行为,而今天,谁还会质疑女性的穿衣自由?同样地,几十年前同性恋被视为“异常”,而今天,许多国家已经通过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法律,越来越多的社会、社区和文化都在承认和尊重性少数群体的权利。
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性取向的多样性其实在人类历史上一直存在。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Plato)在他的著作《饕餮篇》中探讨了同性恋情感,古罗马也有很多关于同性伴侣的记载。而在东亚文化中,宋朝的文人们崇尚“断袖之癖”,许多诗人和大臣们公开表达他们对同性的爱慕。历史告诉我们,所谓的“正常”,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心理学的声音:接受自我,远比改变自我重要
如果你正在为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甚至试图“改变”它,或许你应该停下来,问问自己,这真的有必要吗?心理学家Carl Rogers曾提出一个著名的概念——“无条件积极关注”(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在一个无条件接纳和尊重的环境中,才能实现自我成长和心理健康。换句话说,人类天性渴望被接纳,而这种接纳应该首先来自我们自己。
研究表明,试图压抑或改变性取向的个体,往往会经历更高的焦虑、抑郁和自我厌恶。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也明确指出,所谓的“矫正治疗”不仅无效,反而会增加个体的心理负担,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创伤。无数的案例证明,接受自我,才是走向幸福的第一步。
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Robert Spitzer曾尝试研究“性取向改变治疗”的有效性,并在初期得出了一些乐观的结论。然而,十多年后,Spitzer公开撤回了自己的研究结果,并向LGBTQ群体道歉,承认当初的研究设计存在严重缺陷。他坦言:“我错了,性取向是无法通过治疗改变的。”Spitzer的转变反映了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共识。
社会支持与自我接纳
在这个充满多样性和差异的世界里,个人的性取向不该成为被指责或改变的对象。相反,社会应该为每个人提供安全的空间去探索、理解和接纳自己。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系统已经开始将性取向的多样性纳入课程,帮助年轻人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差异。
在中国,虽然性取向的话题仍然敏感,但社会正在逐渐变得更加包容。2019年,北京同志中心发布了一项关于中国LGBTQ群体的调查报告,显示有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的家人和朋友能够接受他们的性取向。这一数据无疑是一种进步,尽管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我们正在朝着更加开放和理解的方向迈进。
如果你感到困惑,或许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很多人通过与专业人士的对话,逐渐学会如何接受自己。记住,寻求帮助并不是软弱的表现,而是你爱自己、关心自己的表现。
打破“正常”的枷锁,拥抱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曾经问过自己:“如何让性取向‘正常’?”那么,也许这个问题已经误导了你。性取向从来没有“正常”与“不正常”之分,每一种性取向都是自然的、正常的。而真正应该做的,是打破那些人为设定的“正常”枷锁,勇敢地接受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你不需要改变自己来适应别人的期望,真正的幸福来自于接纳和爱护自己的全部。有时候,最难的不是面对外界的眼光,而是学会与自己和解。